無手機焦慮癥迅速蔓延,如何健康使用手機
許多人手機一離開身邊就感到恐慌,無手機焦慮癥在我國尤其普遍,會有哪些危害,如何來防范?
1
科客網
http://www.brrgbq.cn/news/909.html
科客點評:治療手機“中毒”方法不難,難在堅持,這可是持久戰(zhàn)。
春節(jié)你用手機搶了多少紅包?相信不少朋友給出的答案是手機搶的比實體拿到的紅包還多了,拼手快、戳屏幕、搖一搖,各種手機搶紅包姿勢貫穿整個春節(jié)假期,于是我們很明顯察覺到今年春節(jié)低頭族更多了,殊不知這些看似平?,F象的背后,你們很可能已經病了!
(圖片來源網絡)
近日美國《僑報》報道稱,美國人特別是青少年中,許多人手機一離開身邊就感到恐慌,研究人員將其歸入“無手機焦慮癥(nomophobia)”,有些人建議把將其列入DSM(diagnose mental disorders)手冊中,即心理學家用來診斷精神障礙的標準手冊。根據報道,無手機焦慮癥癥狀還包括以下幾項:1. 經常檢查自己的手機;2.在不恰當的地方使用;3.有一個以上的手機;4.隨身攜帶充電器(含移動電源)、并經常檢查手機的電池電量。各位對號入座看看是否已躺槍?反正科客記者本人已經全中,看來已病得頗深。
其實早有各種報道指出,中國用戶對手機的依賴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3年一項研究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天平均要花158分鐘的時間用手機上網,而全球范圍內的平均值是117分鐘,近年來中國人喜愛聚餐前“手機消毒”也是遭各國網友圍觀。
面對日趨普遍的無手機焦慮癥,多個國家已發(fā)起各種應對方案,如西方部分國家的餐廳早些年就開始發(fā)起“無手機”就餐計劃,要求客人就餐時不要使用手機;在法國,前不久刮起了一股“斷網”熱潮,人們常用“斷網”的方式讓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甚至還有許多用戶將自己的智能手機換成只能發(fā)短信、打電話的老式非智能手機;在亞洲的日本為拯救低頭族專門出臺了手機使用禮儀;至于韓國,2014年教育部、法務部、文化體育觀光部、女性家庭部等多個部門聯合制定了《2014互聯網中毒預防及緩解推進計劃》,義務對韓國714萬名小學、初中、高中生進行網癮預防教育;而最近在美國,加州爾灣的一家名為晨邊康復中心(Morningside Recovery)的康復醫(yī)療中心已經開始提供針團體無手機焦慮癥治療。
(圖片來源網絡)
無論是新近的無手機焦慮癥還是過往常說的手機依賴癥,其實都會使人們花費大量時間在手機上,此消彼長就減少了與親友、伙伴當面溝通交流的時間,長此以往容易催生自閉、溝通障礙、危害健康等多種問題。當然不可否認智能手機對大眾生活帶來便利、進步等各種利好,就如當年PC的快速流行與發(fā)展一樣。在此呼吁大家從日常點滴做起,合理、健康使用手機,切記勿被手機劫持了你的生活。
·健康使用手機tips:(歡迎補充)
1.忌長時間連續(xù)使用手機;
2.眼睛勿離手機屏幕太近;
3.走路時盡量不用手機;
4.勿在漆黑環(huán)境下長時間看手機;
5.用完手機吃東西要洗手,最好吃東西時不玩手機;
6.打雷閃電時遠離手機;
7.手機低電量或充電中不要打電話;
8.睡覺時保持手機在自己的一米之外。
注:科客網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載與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芳乃櫻
圖片很到位
櫻田雪晗
離開手機1分鐘如煎熬10分鐘
格里達爾
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