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專車,重口味需謹慎
快的與滴滴,就像一對孿生兄弟,長相類似,功能類似,打法也一致,司機補貼、C端客戶發(fā)紅包……不過,這一趨勢在近期被扭轉了,滴滴被爆出像司機收份子錢。
1
科客網
http://www.brrgbq.cn/news/619.html
科客點評:急于賺錢變現的滴滴,是否還要再考慮一下,如何更加不傷害自家司機。
快的與滴滴,就像一對孿生兄弟,長相類似,功能類似,打法也一致,司機補貼、C端客戶發(fā)紅包……不過,這一趨勢在近期被扭轉了,滴滴被爆出向司機收份子錢。
據消息,滴滴專車向司機收取的“租車費”,每日基本固定為160~180元,一個月4000~6000元。無論司機接沒接到單子,這部分都要交上。等于說,滴滴專車司機一早醒來,已經欠了滴滴家180元;一號專車按單收取10~15%的技術服務費,如果司機沒達成交易,就不需要繳納。一號專車按單收取服務費的模式還算合理,它類似傭金。而滴滴專車名頭,無論怎么變,固定成每日收費,都像是份子錢。
在此之前,滴滴曾經評判出租車行業(yè)的“份子錢”不合理,而現在,卻以傭金的外殼重收“份子錢”,自食其言。
移動互聯網預約用車的服務對于滿足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的需求,緩解打車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所以才有了眾多的打車用戶。而專車,既不具備營運資質,安全問題也堪憂。
倘若滴滴打車不進行規(guī)范管理,對其他守法私家車、出租車來講,都是不公平的。不少出租車司機都認定,專車的準入門檻較低,私家車主也可以申請加盟,這不僅涉嫌非法營運,還搶了他們的正常生意。
對此,滴滴打車官方微博今天晚上發(fā)表了一份聲明,聲稱滴滴專車“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向專車司機收取所謂的“份子錢”。所謂的份子錢只是租賃公司以天為單位向乘客收取的合計車輛使用費(營運費)。小編不禁疑惑了,那么正規(guī)出租車公司收的不是營運費?
除了滴滴,快的旗下的一號專車,司機同樣要將收入的一部分上交。不同的是,是以抽成的形式上繳。相對來說,快的還是比較小清新的。
在孵化期,兩家都瘋狂燒錢培育客戶。隨著市場氣候的形成,他們的盈利模式終于清晰,專車成盈利重點。就好像近期風風火火的微信廣告流一樣,明晃晃的盈利形式毫不掩飾,這是騰訊今年的主要打法嗎?
滴滴專車的盈利步伐走得飛快,好似憋了很久終于可以把扔出去的錢收回來一樣。但是對于一些加入專車隊伍的私家車來說,他們平常的單量并不會很多,如果按照這個份子錢上繳,自身的收成會更少。滴滴這樣做,就等于是把自家專車推向給對手。急于賺錢變現的滴滴,是否還要再考慮一下。
注:科客網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轉載與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虎島彌次郎
牛!好?。?/p>